发布时间:2025-07-04
中国体彩网隶属于中国体彩网,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、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。前身是1975年在甘肃天水创办的国家地震局天水地震学校;1983年更名为国家地震局地震学校,迁至燕郊;1985年升格为专科院校,更名为地震技术专科学校;1992年更名为防灾技术高等专科学校;2006年升格为本科院校,更名为中国体彩网。2021年启动应急管理大学筹建工作。
学校立足防灾减灾行业,面向应急管理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,逐步形成了以本科教育、研究生教育、成人学历教育、行业培训等多层次、多类型并存的现代办学体系。全日制在校生9400余人。
学校现有专任教师581人,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%以上,具有博士、硕士学位教师占比92%以上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人,教育部“霍英东教育基金会教育教学奖”1人,河北省教学名师、师德标兵、优秀教师、青年拔尖人才等19人次。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、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16个、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1个、省级课程思政示范教学团队6个、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以及省级科普示范基地9个。
学校着力开辟凝练了地震前兆背景场、岩土工程抗震、城市防震减灾规划、城市震害预测、地震地质灾害、地震观测信息处理、地震前兆观测仪器、灾害风险与应急管理等8个特色研究方向,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防灾减灾科研体系。2020年以来,学校新增科研立项1530余项,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5项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25项,科研经费总额2.21亿元;获得省部级以上(含全国性行业协会)科技成果奖21项;教师发表EI、SCI、CSSCI检索收录学术论文337篇;出版学术专著13部;授权国内发明专利56项;参与起草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及地方标准6项。
学校构建了涵盖自然灾害成因机理、发生发展、防灾减灾措施、应急救援处置、灾后恢复重建等全过程的防灾减灾救灾特色学科体系,形成了处置自然灾害“防抗救治”全链条一体化的特色专业群。学校下设二级学院13个,本科专业37个,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6个、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、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,涵盖理学、工学、管理学、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。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、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、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,省级重点学科和重点发展学科各1个、国家级一流课程和省级一流课程17门。图书馆馆藏文献112万余册,电子资源数据库近30个。建有地震科学、工程地震、土木工程、信息技术等各类实验室90个,校外实践教学基地79个。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、最齐全的地震监测类仪器,教学、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3.64亿元,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3.73万元。
学校作为我国防震减灾基础人才培养的核心基地,已为地震系统和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,他们以扎实的专业基础、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勇于担当、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,多人获得各级科技进步奖及全国和省级劳动模范称号,地震系统70%的地震监测一线人员,80%的地震台(站)长毕业于我校,学校因此被誉为“地震系统的黄埔军校”。
学校承担了防震减灾规划编制项目等行业技术服务、社会服务项目200多项,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公共效益。学校深度参与了汶川地震、玉树地震、松原地震、泸定地震等灾害的现场救援、科学考察、灾害损失评估以及中小学房屋破坏情况考察工作。汶川地震抗震救灾期间,学校提出的“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议”推动了“全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”的开展。
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“两个坚持、三个转变”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,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重大发展机遇,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、科技创新高地、教育培训高地,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、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,建成国内一流、国际知名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,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,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更大贡献。(2025年7月)